NEWS
时间:2025-06-18 22:23:44 来源: 作者:
清晨,江苏镇江丹阳市珥陵镇种粮户庄玉明驾驶运粮车驶入苏南储备粮仓储中心,仅15分钟便通过数字化卸粮通道完成100千克小麦入库。而15分钟的背后,一座集成清洁能源、智能系统与高效管理的绿色粮仓正重新定义现代化储粮标杆。
清洁能源,筑牢绿色基底
当前夏粮进入收购旺季,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的省重大项目——苏南储备粮仓储项目(丹阳)近日正式投用。央视新闻频道和财经频道均关注了这一项目,对绿色生态化高标准粮仓建设进行报道。
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项目自2024年6月正式动工以来,镇江市、县两级发改(粮食)部门全力做好项目调度和要素保障,经过300多天的紧张施工,现已全面竣工,具备储粮功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底至今,苏南储备粮有限公司从苏北、苏中调拨了约1万吨稻谷,启动压仓工作,为夏粮收购做好准备。
该粮仓作为江苏首个清洁能源绿色粮仓,由丹阳南部2座总装机12兆瓦的光伏电站供电。“年底还将建设929千瓦仓顶光伏,实现全绿电运行。”丹阳市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朱秋轶介绍,从粮食烘干、加工到仓储智能化管理,电力系统正全方位赋能“绿色储粮”。清洁能源不仅显著降低能耗成本,其稳定供电更成为粮食品质的坚实守护者,让绿色理念贯穿储粮全链条。
数字驱动,重塑储粮效能
种粮户驾驶运粮车驶入数字化卸粮通道,仅15分钟即完成100千克小麦质检、称重、结算与入库全流程,较传统模式大大提速。
“种粮户等待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5分钟,全靠数字化系统和电力支撑。”据项目负责人严勇介绍,运粮车进入数字化卸粮通道后,自动扦样机机械臂实时取样质检,江苏省地方储备粮云服务系统同步完成称重结算。
目前,粮仓日入库粮食达1000吨左右,为夏粮高峰收购提供强力支撑。项目全部建成后,仓容可达20.89万吨,将成为全省范围内总仓容最大的一座集绿色储粮生态化、设施设备现代化、仓储管理精准化、物流网络智慧化于一体的高标准仓库。
电力先行,托举智慧粮仓
项目建设初期,供电保障是“先手棋”。
去年,项目组提出临时用电申请后,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过全程代办、压减内部流程,提前5天完成临时用电接入,为粮仓主体建设抢出关键工期。今年6月初,粮仓主体完工急需压仓检验时,供电公司再次高效响应:大客户经理现场验收、次日完成2530千伏安业扩新装送电,实现临时用电到正式用电的无缝切换,确保粮仓如期投入夏粮收购。
“夏粮收购期,粮仓内烘干机、输送设备24小时运转,电力供应容不得半点闪失。”丹阳市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已针对粮仓制定专项保电方案,通过红外测温、负荷监测等手段实时护航供电可靠性。数据显示,自粮仓投用以来,供电公司已完成3次专项巡检,消除隐患5处,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
丹阳作为苏南唯一国家级产粮大县,年均粮食产量约50万吨。这座融合绿色高标准粮仓,连同镇江全市今年预计新增的45.46万吨仓容,及持续推进的智慧粮库系统,将为粮食安全构建起坚实保障,这同时也标志着镇江市粮食储备迈入绿色与智能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为筑牢粮安根基提供了鲜活样本。